NFT艺术交易的碳排放,是一种必要的浪费吗(组图)
成也“加密”,败也“加密”
2020年下半年以来,基于NFT(non-fungible token,非同质化符码)的艺术交易,成为资本市场和艺术市场的一大热门。今年3月,佳士得主办了由专业拍卖行主导的首次NFT拍卖会,会上一部影像作品由100美元起拍,最终创下6930万美元天价。业界一度预期,NFT的市场规模将很快突破千亿美元。但仅仅两个月之后,NFT艺术交易如泡沫般散去。甚至创下如此高价记录的艺术家Beeple本人,也在获得巨额财富后坦言:此事不能长久。
2019年冬,一场演出即将开始。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
基于NFT的艺术交易,主要限于数字艺术作品范畴。主要的NFT交易平台如OpenSea、NiftyGateway等,都使用以太币结算,现金投资也需要首先购买相应数量的加密货币。因此,通过NFT方式交易的艺术作品,也被称为“加密艺术”(crypto-art)。得益于相对较低的参与门槛,大批无缘以往艺术市场的创作者和收藏者涌入NFT交易平台,助推加密艺术成为艺术投资热点。区块链的一系列特性,使艺术家得以有效追踪其作品去向,并从后续交易过程中持续获得收益。
NFT当下成为昙花一现的泡沫,其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但方其盛时,最早泼下一盆冷水的,却是从碳排放这一环保议题而展开。这和NFT依托的加密货币,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首先,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,购买NFT所需的加密货币,来自“矿工”的“挖矿”所得。一项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、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学者进行的模拟研究显示,若没有进一步管制措施,加密货币行业在中国造成的碳排放,将在2024年达到最大值,达到1.305亿吨,相当于2016年捷克和葡萄牙两国碳排放量的总和。随着“清退”和“禁止相关业务”等政策相继落地,由加密货币造成的碳排放及其他衍生负面效应有望得到控制。
另一方面,NFT交易也会引入新的碳排放。按照英国艺术家、区块链技术研究者Memo Akten的测算,平均每个NFT会被交易4.5次,需要消耗369千瓦时电力,造成215千克的碳排放。其中,“挖矿”造成的碳排放占近四成,而其余六成则产生在竞价、买卖、转手等交易环节中。这和加密货币的共识机制有关。为实现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,比特币发明者采纳了1993年Cynthia Dwork 等提出的“工作量证明”(Proof of Work)思想:利用了加密算法中“验证”和“破解”所需的计算量相差悬殊这一点,要求用户必须“破解”得到符合要求的“区块”,方能利用其进行交易、记录信息。这决定了依托“工作量证明”开展的交易,必须进行大量计算。在现实中,就意味着消耗大量能源、产生碳排放。
与“工作量证明”的耗费不成比例的是,种种“虚拟货币”轮番登场,无外乎一再成为金融投机的工具甚至骗局的媒介。在这一现实语境中,NFT亦难免被认为是附庸“艺术”风雅的投机。
一位NFT从业者在社交网站上写道:“如果你看到一件加密艺术作品,因为它不是通过以太币交易的就不去买它,那么你多半是以太币收藏者而不是艺术的支持者。”现实是,对一些疯狂买家来说,NFT所对应的艺术作品仿佛只是加密货币的“赠品”。无怪乎前引有关比特币的报道指出,有关部门正研究将“数字艺术品拍卖”作为一种“隐蔽形式”纳入整治范围。